-
【轉知】力積電『同心協力 積水成淵』碩士預聘獎學金2025-10-17
即日起至114年11月28日受理申請,歡迎符合受理申請條件之學生踴躍提出
一、依據「力積電『同心協力 積水成淵』碩士預聘獎學金申請辦法」規定辦理(附件1)。
二、獎學金:碩士生共18名,每年新台幣30萬元整,至多2年。
三、申請資格:本校電機學院、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產學創新研究學院、工學院、理學院、光電學院、資訊學院、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碩士在學生,以及預計申請115年度本校上述任一學院碩士班之人員(不含在職專班)。
四、申請方式與相關辦法請詳見附件1、2,受理截止日為114/11/28 。
五、聯絡窗口:
陽明交通大學 力積電-陽明交大研究中心 曾小姐 Tel: (03)5712121 #56092 Email: khtseng@nycu.edu.tw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資源處 董小姐 Tel: (03)5795000#2468 Email: evatung@powerchip.com相關檔案:獎學金海報.jpg相關檔案:(附件二)預聘獎學金申請表.odt -
【轉知】理學院大一新生盃球類運動獎勵申請2025-10-15
理學院為提高運動風氣培育優秀「德智體群美」五育人才,鼓勵本院學生發揮體育精神,積極參與本校大一新生盃球類錦標賽,並培植優秀運動代表參加各項競賽為校、院爭光, 特訂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理學院大一新生盃球類運動獎勵金頒授辦法」。
1.凡進入本校就讀之理學院大一新生,參加大一新生盃球類錦標賽獲前四名之團隊,得依據本辦法第三、四條申請獎勵。2.檢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理學院大一新生盃球類運動獎勵金頒授辦法」及「申請表」詳附檔。
3.截止收件日期:114年11月20日(四)
-
【公告】周鴻經獎學金開放受理2025-09-11
「中央研究院周鴻經獎學金」受理申請自即日起至114年10月18日止。數學系三年級以上或碩士班學生數學成績優異者均可申請。請檢附下列申請資料於申請截止日前交至應數系辦公室。
1. 周鴻經獎學金申請書
2. 志向說明書(中、英文各一份)
3. 在學各學年之成績單(碩士班一年級研究生須繳大學之成績單)
4. 周鴻經獎學金推薦書 (需數學相關系所之教授2人以上之推薦書)
相關Word檔案請至中研院數學所網址:https://www.math.sinica.edu.tw/下載)。
-
【轉知】第十二屆環保學術碩博士論文獎助2025-09-10
第一階段報名申請截止日為12/31(依郵戳為憑)。活動詳情請參考以下連結:
官網公告:[https://www.aseepsfund.org.tw/news-detail/232/](https://www.aseepsfund.org.tw/news-detail/232/)
文件下載:[https://reurl.cc/Om74l9](https://reurl.cc/Om74l9)相關檔案:海報.jpg -
【轉知】本校114學年度第二梯次優秀學生攻讀雙聯學位獎學金2025-09-02
*114年10月3日(五)下午5時截止 (逾時不候)*
一、 宗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提升高等教育品質,培養及拓展學生之國際視野,使與國際學術接軌,特設立本辦法鼓勵本校優秀學生出國攻讀雙聯學位。二、 申請資格:
(一) 具中華民國國籍之本校在學學生。
(二) 出國攻讀雙聯學位前,已於本校就讀至少滿兩學期之在學學生。
(三) 申請人出國攻讀雙聯學位之學校須為與本校簽署雙聯合約之姐妹校。三、獎學金種類:
(一) 每位學生每年獎學金至多35萬元。赴國外攻讀雙聯碩士學位者,至多補助一年,攻讀雙聯學士及博士學位者,至多補助兩年。實際錄取名額及金額得依當年度預算調整。
(二) 雙聯博士論文獎學金: 攻讀雙聯博士學位者,通過本校資格考後,於國內就讀期間獎學金每月至多一萬元,至多補助兩年。
實際錄取名額及金額得依當年度預算調整。四、 甄選方法: 本獎學金之審核由各系所推薦學生,檢附相關文件由國際獎助學金委員會審查。
五、校內申請截止日期:114年10月3日(五)下午5時
六、 申請資料 (以下六項資料,皆請於線上系統完成填寫及上傳,帳號: 學號 / 密碼: 身分證字號)
(一) 申請表 (請於線上出國雙聯獎學金系統填寫)
(二) 歷年成績單(累計至112學年度上學期)
(三) 語言能力之相關證明 (申請時若尚未取得正式檢定成績單,可先繳交網路列印成績,待收到正式成績單後再補繳)
(四) 本校指導教授推薦函 (推薦函格式請於出國雙聯獎學金系統下載,指導教授需於推薦信中敘明學生於出國雙聯期間後續指導過程與模式)
(五) 姐妹校入學許可(申請時若入學申請尚在進行中,尚未取得入學許可者,可請系所或學院提供相關說明佐證,待收到正式入學許可後盡速補正)
(六) 其他有利審查之文件七、收件方式:申請者完成線上申請,列印上述之完整申請件後,交由系所核章,並將核章後,於114/10/3 前完成申請表上傳,方完成申請程序。
八、 以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不得申請本獎學金:
(一) 曾獲此獎學金但無故放棄資格者。
(二) 獲得其他政府之出國補助獎學金。
(三) 學生於同一學位在校期間曾獲此獎學金而重複申請。九、 獲獎生之義務:
(一) 獲獎生辦理獎學金發放事宜,應檢具領據並繳交護照影本、簽證影本、機票影本及獎學金合約書,合約書應設定連帶保證人。若有違反合約書規定者,須繳回獎學金,並由連帶保證人負連帶責任。
(二) 獎學金以兩階段模式發放: 核定後得請領總核定金額之80%,獲獎生於回國後,檢具心得報告、國外大學畢業證書與學習履歷表送交國際事務處後,得請領剩餘20%之獎學金。
(三) 赴國外就讀期間,應保有本校在學身份,但因修業條件滿足而畢業者不在此限。
(四) 獲獎生須於修業年限內完成雙方學位,並提供國外學校畢業證書,如未於修業年限內完成雙方學位,或未提供國外學校畢業證書者,應返還全額獎學金。但因不可抗拒之因素無法完成學業者不在此限。
(五) 獲獎生於回國後應配合國際事務處參與相關國際化推廣活動。十、其他相關事項:
(一) 獲獎生出國期間,其學業、學籍及兵役之處理依本校學則及相關法令辦理。
(二) 學費繳交以及雙聯學位取得方式依兩校共同簽訂之雙聯學位合約辦理。
(三) 獲獎生於回國後須檢具國外成績單,由其所就讀之學系認可後,繳交至教務處註冊組依相關規定辦理學分登錄與成績抵免
(四) 獲獎生應自行購買足夠支付海外就讀國家消費水準之海外醫療及意外保險。 出國研習期間發生之意外損害或疾病等支出及責任,應由學生自行承擔。
(五) 本獎學金不得保留或延用(亦即本梯次獲獎生僅限於自2026年114-2學期起於姊妹校就讀),如為姊妹校的因素而導致不克前往,則不在此限。十一、 本辦法由本校行政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 國際事務處-蔣昆宏先生(Mr. Tom Jiang) 分機62108
Email: khjiang0524@nycu.edu.tw -
【轉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英檢檢測獎勵方案2025-05-20
-
【轉知】2025群創光電研發菁英人才獎學金2025-03-28
為培育前瞻科技技術人才,特設立獎學金,以鼓勵大專院校理工相關領域之優秀學子勤奮學習,
歡迎對顯示、醫療、車用、半導體產業有興趣的你,申請報名,一同邁向精彩職涯~
1.獎學金:碩士40萬元,博士100萬元 ★畢業後加碼到職獎金25萬元
2.申請日期:即日起至2025/03/31日止
3.申請對象:各大專院校電機、電子、光電、物理、材料、機械、資工、AI大數據等理工相關在學優秀碩士生或博士生
4.申請流程:2步驟完成
●填寫線上基本資料,連結:https://reurl.cc/514Lqy
●將履歷、成績單、教授推薦函、研究計劃、優秀證明、身分證及學生證等相關佐證文件寄至聯絡窗口信箱
*來信請註明信件主旨:2025群創光電碩博士生獎學金申請_姓名
-
【轉知】2025群創光電研發菁英人才獎學金2025-03-21
為培育前瞻科技技術人才,特設立獎學金,以鼓勵大專院校理工相關領域之優秀學子勤奮學習,
歡迎對顯示、醫療、車用、半導體產業有興趣的你,申請報名,一同邁向精彩職涯~
1.獎學金:碩士40萬元,博士100萬元 ★畢業後加碼到職獎金25萬元
2.申請日期:即日起至2025/03/31日止
3.申請對象:各大專院校電機、電子、光電、物理、材料、機械、資工、AI大數據等理工相關在學優秀碩士生或博士生
4.申請流程:2步驟完成
●填寫線上基本資料,連結:https://reurl.cc/514Lqy
●將履歷、成績單、教授推薦函、研究計劃、優秀證明、身分證及學生證等相關佐證文件寄至聯絡窗口信箱
*來信請註明信件主旨:2025群創光電碩博士生獎學金申請_姓名
5. 獎學金詳細辦法,請參考附檔,如報名過程有任何疑問,請聯繫群創光電獎學金作業小組。
聯絡窗口:周先生
電話分機:06-5051888-47232
電子郵箱:hr.tn@innolux.com -
【轉知】114學年度第一梯次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優秀學生攻讀雙聯學位獎學金申請公告2025-02-17
-
【轉知】113學年度第2學期大學校院學生出國參加國際性學術技藝能競賽2024-10-30
有意申請者於113年11月7日(四)下午4時前提供推薦申請資料。
補助範圍:補助參加之國際競賽,其參賽組別最近三年參賽國家數,以平均在十國以上為原則。非屬國際性競賽、與高等教育無直接相關,或屬表演賽、邀請賽及觀摩賽等之國際性競賽,不 在補助範圍;設計類同一作品不得超過二人,並以一次為限。
補助對象及條件:具中華民國國籍,且於大學校院在學期間,代表學校實際參與國際競賽之學生,並符合作業要點第四點(一)或(二)款條件之一者。
申請團體競賽者,團隊成員皆須為本校在學學生,同一競賽、同一隊伍至多五人。
團隊成員中,如有成員不具中華民國國籍,團隊可提出申請,該名不具中華民國國籍仍需列於參賽學生名冊中,但該名學生不得申請教育部補助。
相關檔案:相關參考資料.zip